实力明显高出一截他人的孩子,如何帮助他更好的成长?
来自大连悦动足球俱乐部的徐教练,在幼儿园带课中发现个别队员实力超群,和大家一起上课对他的提高很小,但是幼儿园课还不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为此请教大家:
“对于U6左右年龄很有足球天赋和球感的孩子,应该怎么进一步培养及给予他一个适合的发展方向?”
各位教练对于评价球员存在不同的理解,致使昨天的讨论则重于问题里面提到的“天赋”一词,下面分享部分教练的精彩发言:
@习明-哆啦:把孩子单拉出来了,进行个人辅导。比如两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还是观察,并布置任务。
这个时期嘛,还是兴趣主导为主。
他的好不一定就是天赋高,有可能是兴趣更强。
@北京哈比小徐:可以设置条件给出个人任务增加难度,譬如对他的要求可以是“至少要有一个左脚过人才能射门”,或者“通过自己的能力让每名队友都能接球触球之后才能完成射门”。
延伸话题:“关于天赋”
@习明-哆啦:天赋应该通过细节来看,比如说协调性和球感明显要比别人强,教练演示一遍领悟很快。
协调性练习所有动作一次通过,第一次接触足球就可以把球很好的控制在脚下。
天赋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也许我观察出来的天赋并不准确,还需要时间,所以也不会跟孩子他们讲,需要通过时间和训练继续理解自己的概念和消化错误的观念。

@佛山市南海足协莫嘉俊:分享洛克的白板说理论,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
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
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
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佛山市南海足协莫嘉俊:格塞尔的双子爬梯实验,一对双胞胎,哥哥在出生后48周,用4周的时间学会了爬楼梯。
弟弟之前每天看着哥哥训练,在52周的时候开始练习。
结果,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
因此格塞尔得出一个理论: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在他们9个月的时候比赛爬楼梯,结束是双胞胎的成绩是一样的。
因此他得出一个理论,成熟体制限制了学生的身心的发展。
非常惊喜青训圈还有哲学氛围,虽然“天赋说”各人的理解不一样,但在青训领域我们哈比足球的青训理念建议大家要更多的以球员为中心,在训练当中要充分体现包容,一个球员的成长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教练要做的就是不要错过或者扼杀任何一名球员!

球队里有刺头儿怎么办?
山东青岛尚鞠堂足球俱乐部的栾教练,每周中负责小学二三年级的体育课(一个教练50个孩子),鉴于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打架想象向大请教:
“如何正确的引导有攻击性的孩子(打人骂人),从而提高教学的安全性?”
@张家港站-郝鹏辉:让刺头当领导,然后想办法让他除了用武力之外的方式领导小队员进步。
@张家港站-赛尔-郝贺:有攻击性的这个问题比较棘手,要看他只攻击某一个,还是见谁攻击谁,假如只攻击一个的话,就把他们分开。
要是攻击所有人,只能隔离在训练中可以让他给你做助手,跟在身边方便看护,也能分散他的注意力。
@张家港站-菜大大:解决问题有种方法叫“ABC”,A是孩子的行为,C是你想达到的效果,大多数解决问题都是用C来解决A,因为我们没做B的工作,如果B没做到表面即使达到了C,也会反弾到A。
另外要把自己想象为培训机构的老板,你就能把这个孩子问题完美解决,因为放弃这一个孩子就等于放弃了一百个。
@北京站-皇恩浩荡体育俱乐部-甄鑫:淘气的直接罚站,在训练间隙找机会跟他单独聊天,问他知不知道哪里错了,能不能这样做,顺便夸夸他表现好的地方,孩子心理小膨胀,会特别在意自身表现,引导他承认错误。
只要承认错误,马上归队。
@威海站-齐云-老蔡:这种情况我每天都会遇见过,学校带很多学生的足球课,有一部分学生是不喜欢足球的,只是完成一堂课罢了,特别是那些捣乱的。
在现阶段我们多数教练都是一个人面对多数孩子,没有助教,学校其他老师都无能为力的孩子,别奢望我们通过一两堂足球课能有所改变,更何况我们多数教练员没有受过教育培训心理学培训,最重要一点是看清现实的复杂性,别把自己的能力估计的太高。
总之归纳一句话,别为了一棵歪脖树,放弃一片森林。以上针对校园足球。
@北京哈比小徐:遇到过几个比较极端的孩子,在一节课甚至几节课内,真的很难在课堂上对他的暴力行为进行矫正,所以我就采取把他送到家长那里的方式。
给家长描述孩子的行为,并且告诉家长孩子的行为对课堂和其他孩子的影响,希望家长给自己孩子一个情绪上的平复或者一些引导,等孩子平静下来了,在下个休息环节后再加入。
这样教练不至于把精力都放在监督这个暴力儿童身上,而影响正常的进行教学,把这个工作或者压力转移给问题儿童家长。
鉴于我们一周就一次的授课形式,我就只好这样了,不然对我的课堂影响真的好大。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经过一定的周期可以良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小球员是部队大院的,经常动手打人怎么破?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省湛江的柯法童,目前公司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学生。
在幼儿园这遇到一个部队大院的孩子,攻击性很强,喜欢去挑逗别人,经常动手打人,其他家长都要求孩子避而远之,而他的家长好像觉得很小事,也没管教什么的,我们有时候说一下,他就自己跑开不训练了。
在此想请教教练朋友们给点建议!
@天津搏悦大伟:孩子缺少崇拜感找一个可以给他崇拜感的教练,或者让这个孩子可以信服的老师。
@重庆东恒涂指导:我们是规定只可以欺负比自己大的队员,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浏阳奥拉雷子:我带队第一堂课永远是立规矩。不管你是谁,在我的训练课上就必须听我的。
不听我的可以,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有惩罚、第三次通知家长协助、屡教不改的停训一天,连续三天都有不守纪律的,对不起,停训一周。
没有纪律上什么课啊!
@广州凌剑罗永权:多用一些处理技巧让幼儿园的孩子遵守队规,给调皮的孩子多一些机会,多一些时间,多一点耐心,相信不用淘汰任何一位,都可以让他们做得越来越好。
@东莞站恒大李润青:在幼儿园一定要交给幼儿园方处理,你可以在事情处理完后去了解他,然后引导他同理心思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只要发生这事,马上叫停,让人看着其他孩子,把双方当事人带去见老师。
专业事专业人做,学校为什么会无能为力,教练不可什么都处理的,有些事由教练做反而会不好。教练要会保护自己。
为什么教练不帮他就没人帮他,这句话我不是很理解,学校,同学,家长都不会去帮他吗?
@广州哈比足球欧阳:这种表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太正常了,等他们成长到6岁左右的时候就会非常不同了。
可以适当的引导,教练不必强制性的让他们像成人一样守规矩,孩子有孩子的天性,我相信你们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表现不会比这些孩子强多少。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这一秒打架,下一秒又是铁哥们了,因为男孩跟女孩的天性不同,造就了男孩和女孩的天然之别。
男孩的语言表达天赋天生发育得比较慢,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低年龄段来说这个太正常了。
女孩天性语言表达天赋发育的就很早,所以女孩很小就很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嘴甜)。
这是男孩和女孩,不同的天性区别,身为这些孩子的教练不必太过担忧,只要在孩子做错的适合加以引导即可,随着年龄的成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孩子的表达方式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物权占有欲很强”,他认为是自己的东西是不愿意去分享给别人的,大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逼着孩子去“分享”属于自己的东西。
其实这是大人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如果大人要将孩子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必须要经过孩子同意,如果孩子不同意,你把他的东西给别人,他肯定会不开心,发脾气哭闹。
@北京杨木木:分析儿童在发生问题行为时首先要去找到致使行为发生前的原因是什么?且每次发生行为的原因都各有不同的!
比如是为了获得关注?逃避当天训练内容的难度?为了获得物品?再或者其他的……
然后再根据原因再作出对于行为的干预决策才能是有效的。
比如孩子某天的一个推小朋友的行为,假设是为了获得教练和小朋友的注意。
那我们采取的策论可以是忽略孩子这个行为,提前和班级小朋友以及助教商量好我们都不去关注他。
那他会觉得自己的这个行为同样得不到关注,所以会逐渐少化的。
再或者我们现在只是看到小朋友不好的行为,但是没有一次提到小朋友有好的行为!虽然现在还没有较好发现他的好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创造出让他好的行为!
比如他去帮你拿了一次球,你可以当全班面夸奖他有帮你拿球的这个好行为,再比如他今天在传球的时间里没有一次推小朋友的行为,你可以告诉他今天表现特别好,有自己很认真的和小朋友合作传球,而且没有跟小朋友闹矛盾!所以老师很喜欢现在认真的你!
这样以来,你的夸奖,就是你在正强化他这个好的行为,他会因为你的强化而继续保持这个好的行为,从而做到你想预期的这个行为!
那你觉得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