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站Level 1 · 孙剑阳
从陌生到偶遇
当下正值足球运动大热,青训蓬勃发展阶段,不管你是否喜欢“足球”,它就守候在你的身边。例如打开微信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足球”,搜索所得的相关公众号、小程序比比皆是,大致可归类于咨询、培训两大板块。
身为小学体育老师,因工作原因及出于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我也关注了相当一批足球训练公众号(这其中包括“哈比足球”)。面对着群雄并起、百花争鸣的足球资源,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足球从教者和爱好者,几乎所有的训练视频都可以直接拿来为我所用,足不出户便可以完成备课或自学相关技术动作,方便至极。
然而这期中似乎隐藏着一个问题,即绝大多数视频都是孤立存在的,如同铁轨上脱钩的车厢,无法考据该车厢(教学视频)的衔接点和承接点,让人不禁要问,类似这样拿来可用的训练视频从何而来?将去何处?
“知道得越多,知道的越少”。面对浩如烟海的训练素材,好似行人路过打碎一地的镜子。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不耗半点银两,随意拾取一片便可达到正衣冠(教学)的目的,更有甚者会为自己简单的拿来主义此感到乐此不疲、沾沾自喜;善于独立思考且格局较大的人面临散落一地的碎玻璃,则会陷入另一个思考漩涡:
这面镜子到底有多大?边界在何处?也有甚者尝试根据玻璃碎片拼接镜子原有的样子。
《逻辑思维》曾将学习过程中的大脑所处状态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
真正的学习是枯燥且乏味的,学霸的特点是具备克制大脑不愿意进入学习区甚至恐惧区的抵抗力,并且需要大脑脱离舒适区持续做自己不会做的事。
上述喜好捡取视频碎片作为足球教学素材的路人显然时刻处在舒适区等待,而面对碎片局面依旧有所思考的路人则把自己逼入了学习区甚至恐惧区探索求知。
基于以下问题:
1. 碎片化的训练视频出自何种体系?
2. 是否将各个公众号的相关训练资料简单串联形成自己的训练提纲?
3. “依样画葫芦”的训练后,自己的队员依旧无法达到视频所呈现的练习效果时应如何改进提高?
4. 欧美训练模式是否适应自己的队员,应怎样将其“本土化”?
我在暑假来临前报名参加了足球教练沙龙欧C培训上海班,也是正是在这次培训沙龙活动中,我凑巧得以零距离接触到了“手机公众号之一”作为嘉宾出席本次培训的哈比创始人徐志斌老师。
从偶遇到“零距离”
先说说“老徐”这个人吧,精瘦、个不高,发带下压着飘逸的长发,开班前一天25——30米远射十中八九(手机仍保持着这段影像),俨然一个远藤保仁。
作为沙龙嘉宾,老徐全程参与了欧C课的实践部分,与其积极的参与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后他只是跟熟悉的朋友稍显话多,对于路人甲的我或其他人,老徐似乎并不健谈且稍显冷漠。
直至8月3日晚间教练沙龙上,老徐以慷慨激昂的论调发言(不是说好的是性格内心么?),以类似说课的方式讲解了跑垒游戏及延伸而出的结合球的带球练习(隐喻了培训后才知道的“动态训练”及“高效课堂”),并蜻蜓点水般地提及哈比体系的核心理念——“倒推训练课设计”“动态训练”“教学点”等,期间老徐的一句话让我对哈比的培训及理念印象最为深刻——每节课后都有“肉眼可见”的提高!
隔行如隔山,然隔行不隔理。
何为“每节课后有肉眼看见的提高”?
我得出了如下浅见:语文课后孩子们可以用课上学到的生字进行组词造句甚至在日记周记中灵活运用;数学课后可以解答变化了提问方式及数字的“鸡兔同笼”问题;英语课后可以用新的方式打招呼;音乐课后能哼唱着新歌快乐回家……
足球课或训练后如何做到“肉眼看见的提高”?因为提高困难及提高程度微小,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然而当自己第一次与这个问题正面相撞时,我已被其深深地吸引。为此报名参加了哈比培训。
Level1 课程3天,说来惭愧在这三天时间里我没有得到一次口头表扬,更没有得到一次的徐导的当中击掌(课堂思维灵光一现奖),用《曾国藩》的思想解释自己属于愚钝派,唯有多做笔记多注重细节方能拉近与智者的距离。
笔记已成故,温故可知新,为此我想以其中一天的训练日记及想法为缩影对本次培训做个人片面的小结。
8月12日,哈比上海站第四期开班前一天,新学员之间在宿舍交流着彼此的经历,我来到老徐的房间,老徐依旧“冷漠”,洗洗睡了等待明天的课程。
从破冰到燃烧
8月13日一早,大家凭借着仅有的熟悉度自然而然地跟自己刚认识的朋友坐在一桌。
9:00,课程正式开始,徐指导瞬间进入状态(号称剧场模式),自带人肉PPT功能的他以幽默和自黑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履历,以声嘶力竭的说课效果感染并唤醒每个学员。
一个简单的破冰活动后,所有的学员被分在了彼此陌生的小组。聚人、聚知识、共享个人财富、相互碰撞观点撞击思维等等室内课的精髓,在前一个小时的课中彰显无遗。
这里的理论课没有“单项输出”,导师并非课堂主体时刻牵引学员沿着既定路线按部就班走课堂环节,每个环节的都需要导师与学员作为双主体共同主宰课堂。
例如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徐导以训练环节这一“设条件比赛”为话题,介绍了该环节的重点即:
1. 全员参与;
2. 贴近真实比赛;
3. 使用规则和条件的力量高频次发生有效训练主题。
后以组为单位布置该环节设计内容,例如:6岁初学者带球;8岁平均水平带球转身;10岁精英水平设条件比赛等。
每当一个小组介绍完毕后,徐导都会将哈比的方式进行改正或补充。事实情况是改正不少,补充不多,很明显,各组对于“设条件比赛”的理解和领悟尚未达到要求。
从上午9点到中午12点,课程一气呵成,中间甚至没有集体休息,如果课程内容或讲授方式稍显沉闷,相信三个小时的内容足以让不少学员犯困睡着。
然而直到午饭期间大家的精神状态明显依旧处于课堂的亢奋状态,情绪燃烧未烬,彼此之间谈论最多的关键词莫过于:烧脑、无效训练、剧场模式、结合比赛。
从终点到起点
文人说武多为纸上谈兵,武人说文多为道听途说。理论与实践并重,两者缺一不可,作为教练培训内容之一的实践课往往都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
无论是下午三点的烈日或是午休后惺忪的睡眼,都抵挡不住徐指导唤醒和破冰游戏的诱惑,全体学员瞬间进入了燃烧模式,准备迎接好了第一次实践课的到来。
9人实践,其余学员席坐在八人制场地的小禁区里进行观摩,练习者与见习者均有固定区域,是老徐的要求特色。
本次实践课内容是“直传球”,课程流程与上午讨论的正常流程一样,重点是:
一、徐指导采用了“反弹琵琶”的倒推模式予以解释各个环节的设置原因;
二、为了让课堂各环节能更为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特此放慢课程进度,拉长各个环节长度;
三、上课期间时刻关注实践者的表现和观摩者的思路。
作为第一堂实践课的参与者,我全程投入其中:“分组(异质)——热身(渐进)——技术(上升)——技能(提高)——设条件比赛(夯实)”;
作为观摩人,徐指导不停要求学员“敏锐观察——寻找不同——自我评价(场上学员打分)——唤起思考——揪出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验证方案——引导思考——形成答案”。
场上场下各司其责,课程流程牵动全员。
“动态训练”“倒推”“教学点”“设条件比赛”“目标达成”“及时反馈”“目标达成”“Happy Time”……对于每一个热爱足球教育的人来说,这些课堂闪光点就像绝世武功的残招令每个武痴为之沉醉。
喜欢玩纸面迷宫游戏的孩子都知道最快的解题方式是从终点出发去向起点,沿途遇阻则另换他路,直至完成游戏。
不知哈比的倒推理论与这个游戏的快速解题方式有无直接关系,但是由“比赛”出发最终指向“训练”的课程设计模式势必能像迷宫一样,更好地寻找出从始至终的正确路线。
下午的课一直持续到傍晚6:30,课后徐指导用玩笑的语气询问大家晚上是否需要在不加收培训费用的情况下增加培训内容。
不用问,面对从封闭的内心放飞而出的兴趣和热情,大家是不会拒绝突如其来的加课的。
晚课内容是“一对一防守”,依旧是正序的流程与倒推的解释,亮点闪耀贯穿全场,实践学员累人,观摩学员累脑,这次我作为观摩方做了课程摘要,收货颇丰。
直到晚上10点,第一天的课才告一段落,10点不是下课的时间,而是球场熄灯时间。我们的思想被撞击着,身体或被烈日灼烧或被露水浸透,头脑的知识被挖掘殆尽又被充实一新。
梨子的味道需要亲自去尝,走在球场通往宿舍的路上,思绪仍未平静,短短一天,通过学习哈比教案,参与实践以及旁听课程,我逐渐意识到了其体系化、边界化、螺旋上升、有的放矢等特点。
每时每刻都被逼迫走出自己大脑的舒适区,在学习区甚至恐惧区勇敢闯荡,这也是哈比足球有别于文章开头那些“拿来主义”教学视频的最大不同。
重新开始
8月23日,我率队从宁波归来,进攻乏力,失球不少,负于手下败将,排名垫底——经历了噩梦般的杯赛。
瓜迪奥拉说失败是蜜糖,但当“蜜糖”来得过于突然且呈暴风骤雨之势时,需要真正的勇气直面惨痛的挫折。
唯有霍比特人凭借坚韧、勇敢、智慧、善良的性格特点,才能翻越高山密林,征服艰难困苦,与火龙输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