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卫视一档综艺节目《少年说》的一个贵阳孩子在足球圈被刷屏了,今年14岁的陈昱帛,从小热爱足球,妈妈本着让他强身健体的想法,送他去了周末的兴趣俱乐部训练。
陈昱帛因为极度的热爱,想要妈妈送他去更专业的足球学校深造,比如恒大足校、鲁能足校等等。
但妈妈担心这条专业化的路,会让孩子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毕竟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成材率,并不是那么高,所以不太支持他现在走上足校这条道路,只是让他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继续周末班的训练。
其实,现在任何对孩子的定论都太早,14岁是看不出一个孩子未来究竟能不能走职业足球这条路的,虽然现在各大足校的学习也抓得不错,但这种作为母亲的担忧下选择,在很多人看来肯定是可以理解的。
那到底,我们该怎么在保护孩子梦想和兴趣的基础上,和孩子共同去探索他未来的可能性呢?
或许深圳这位培养了“深圳梅西”的E妈,她的经验可以帮到你。
寄宿类足校
今天看到恒大刚出的2016招生简章,说将面向全国招收三年级至六年级(9-13岁)学生。
恒大还说今年招生对象进一步向低年龄段学生倾斜,是遵循足球从娃娃抓起的运动规律所做出的决定,显示了恒大集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重视青训云云。
9到13岁的孩子离开家,去到这些足校真的好吗?
我是坚决反对,这么小的孩子离家去这种寄宿类的足校:
1. 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离不开家庭的爱和滋养。
孩子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度。
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度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基础。
长期离开父母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会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归属感和安全感是欠缺的。
2. 也许有人会说,寄宿学校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集体生活的能力。
而我看来,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社会属性。
如果我们不顾儿童作为人的最自然的需求,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社会属性也很难正常成长。
3.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同父母是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对父母来说,如果不珍惜早期同孩子相处的宝贵,就会错过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4.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老师是很难对一个班的孩子进行精准教育的。
而父母和孩子一周或者更长时间才见一次,父母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同孩子沟通,问题如果积累起来,就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5. 中国球员大部分都是是足校或体校长大的孩子,他们中很多都存在素质低下的问题,国家队这么多年也没有踢出亚洲、走上世界。
再来看看大家都在推崇的欧洲的青训模式。
在欧洲12岁以下的孩子踢球都是以兴趣为主,青训的预备培训才针对U13、U14的球员,每天下午球队大巴会去学校接孩子,到俱乐部进行90分钟训练,结束后孩子回家。
在这个阶段,足球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最重要的是他的家人和朋友。
U15到U18孩子才进入正式培训阶段,上午是文化课学习,下午踢球,晚上也是文化课学习。
青训俱乐部对家长的要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孩子心理的陪伴和辅导,二是营养学,俱乐部会提供相应的培训给家长。
6岁以下,“玩足球”是主旨
兴趣培养期
除了少数被父母送到足球场上强制减肥的孩子,绝大部分孩子会从第一次试训就喜欢上足球, 这就是世界第一运动的魅力。
这时候帮孩子选择一个懂儿童心理学的教练,让孩子在玩耍爱上足球。
父母日常陪伴孩子玩一些踢球游戏,讲一些有趣的足球小故事,也就是Parent Coaching,“玩足球”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6-12岁,足球兴趣的保持和发展阶段
特长期
虽然把孩子的兴趣培养成特长需要比较艰苦的训练, 但父母教练的鼓励, 情绪的支持, 他们更有同队友们一起努力,分享胜利的喜悦, 品尝失败的泪水等美好的经历。
突出的特长,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和阳光。
而这些经历更使孩子懂得学习一样东西从不熟练到成功是一种什么体验, 需要他付出怎样的努力,需要他忍受训练的枯燥,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欲望和情绪。
韧性和毅力,坚持和努力,这些宝贵的品德使他受益终身。
12–16岁, 警惕青春期叛逆
转折平衡期
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出现生长高峰,开始走向青春期,他们开始找寻自我,寻求独立和自主, 对家长和教练不再言听顺从,甚至会出现青春期叛逆行为。
而这个期间孩子们的学业负担陡增,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势必影响足球训练的时间和效率。
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大的挑战,据说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会放弃足球这项爱好。
这个时期需要孩子们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训练效率,更要求我们家长以无比的耐心陪伴他们共同度过。
16岁以上,考虑是否进入职业青训
定型期
16岁后,大部分孩子的身体已经长成, 他们在身高、强壮度、灵活性等的天赋已基本定型, 他们的球商(包括意识,快速阅读比赛和决策能力)和心理素质也基本成熟。
这时候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让他进入职业青训。
职业青训也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条路是加入国内职业青训队伍, 另一条路是走出国门, 去国外专业俱乐部锻炼,后者需要父母财力上的支持。
爸爸妈妈们可能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 千万不能让孩子放弃对学业追求。
足球技能也许是球童的基础和底线,而学业水平和思考能力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上限。
孩子的人生存在无限的可能,我们不能过早地把他们限制在充满风险的足球之路上。
2. 孩子16岁以前需要家长的陪伴,家庭的温暖,广泛的社交,不建议过早送到封闭类的足校训练。
3. 孩子10岁以后,可考虑平时学习之余坚持在校或在家附近训练,长假期间可多尝试职业青训(国内国外均可),两条腿走路,互相交叉,通过比较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的道路。
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校园足球上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目前国家也很重视这块模式的发展,很多相应的大学中学也推出了非常多利于足球特长生的招生政策。
爸爸妈妈们可以提前多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比如深圳,各重点学校正在或者准备引进足球特长生,对踢球的孩子和家长来说,这种家+教的模式才是我们需要的。
①好学校都重视学习和素质教育,学业和素质教育都不耽误;
②踢得好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训练,加上学校引进好的教练(包括外教),最大限度享受教育资源;
③不必父母分离,亲情和爱为孩子踢球之路保驾护航。
P.S.孩子的俱乐部最近去恒大同他们的梯队踢了一场比赛,考虑到年龄因素,水平相差不大。
愿孩子们脚踏校园和社会的实地,勇敢无畏地追求自己的足球梦。